[認真的標準]
今天跟一個德國朋友去吃飯,她突然提起上禮拜她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中國
特輯,正好在介紹秦始皇、兵馬俑跟長城,她興匆匆的拿出了她做的筆記
給我看,密密麻麻的用德文和拼音寫了一堆人名(如:秦贏政、呂不偉、李
斯...),還有秦始皇的政績、長城的歷史,很熱絡的跟我討論起中國史。
我呆滯了一會兒,說:"這是妳在電視上看到的中國特輯?"
Connie:"對啊,超級有趣的,一點都不無聊!裡面還提到呂不偉可能是秦
始皇的父親..."
我(有點震驚): "然後妳看電視的時候還做筆記?!"
Connie:"不然我會忘記那些中文名字的發音啊。"
我看著她的活頁紙,還有那些根本是Vorlesung式的筆記(上講堂課的時候
沒有講義,教授講什麼我們就抄什麼),頓時覺得她中毒太深了,連看個電
視都搞的像在聽課,所有重點都抄了,那看電視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啊!
我希望我讀到快畢業的時候不會變成這樣。
(Connie已經唸到最後一年,在準備碩士論文)
[還有一本書]
下午去漢學系的圖書館還書,本來以為這已經是最後一本,還了書就可以拿
回抵押的借書證,沒想到圖書館員竟然告訴我,我還有一本書還沒還!
什麼?怎麼可能?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我前幾個禮拜寫完作業以後就已經
把那本毫無用處的書(The buddhist Philosophy of Assimilation)還
給圖書館而且再也沒有看過它出現在我家的書架上面怎麼可能還沒還!
當下我並沒有出聲,只是去書架上尋找這本書,如果找到了這筆帳也就一筆
勾銷。偏偏不知道是誰又把書借出去,這下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上次
Connie才說她弄丟了一本巴伐利亞圖書館的書,大概要赔90歐元...
問題是我非常肯定這本書我已經還了,到底是哪一個粗線條的圖書館員沒有
把我的借書資料撕掉(我們的系圖書館很原始,借書是要手寫資料的),現在
在沒有電腦建檔的情況下,這本書等於是我弄丟的...(明明就不是!!!!!)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雖然知道家裡已經找不到這本書,為了安慰自
己,回到家後我還是滿櫃子亂找,但是沒有就是沒有,望穿秋水也還是找
不到。
明天要再去圖書館跟管員拗(明天是還書期限!),希望不要被留下來洗碗還
債就好...喔,不過哪來的碗給我洗,我可不想在圖書館裡當雜役,尤其在
這種冤枉的情況下。
[Mensa]
Mensa是學生餐廳的意思,我們學校餐廳的菜單看起來不錯,吃起來根本全
錯(不過偶有佳作),不論是哪一種菜葉類食物、通心粉或馬鈴薯沙拉,通通
是酸的(德國口味),醬汁永遠不對勁,我還吃過麵粉皮跟魚肉完全分家的炸
魚排,麵粉皮的部份是溼答答黏呼呼的,完全倒盡胃口。
偶爾吃著難吃的午餐,轉頭看到隔壁桌剛坐下的學生撈起一大口跟我相同菜
色的食物,咀嚼然後面露難色,大家會露出互相了解與體諒的目光,彷彿是
共患難的戰友,然後默默的繼續進食。(雖然大家互不相識,而且天知道我
們明明只是在吃午餐,何必搞得這麼悲情。)
最近常常在學校餐廳吃飯,越吃越覺得習慣,我對食物的接受度本來就很
高,我的胃果然只是個粗鄙的老百姓,隨便吃都覺得好吃,而且價錢便宜,
Mensa逐漸變成我心目中的一個好地方了。
- Nov 30 Thu 2006 01:37
月底新鮮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