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一個多小時看完了特洛伊(感謝科技文明,許多部份在快轉下跳過),在我而言它是部
沒有意義的爛片。(純粹個人觀感,看完不要圍剿我!)
這種場面,歷史書籍拿出來翻過一遍也就算了,那些愛拍戰爭片浪費人力物力的白癡大導演們,
總是喜歡鮮血淋漓或是槍林彈雨的戲碼,然後呢?這有什麼意義?
你把我兄弟砍死了,我再回去砍死你兄弟,重複再重複的劣等戲碼,浪費大家的眼力腦力,
說穿了不就是一堆髒兮兮的人穿著髒兮兮的破爛盔甲,衝上前把矛或匕首插進別人髒兮兮的
盔甲中。最後一把火全部燒光光,你死光光我也死光光,主角幾乎一個不剩,場面從頭到尾
就是髒兮兮糟爛爛,黃土飛揚屍橫遍野血濺百步,沒有建樹。
大家以為木馬屠城計是什麼多有啟發性的故事?一個時代,烽火連天燒遍了而成為過去,剩下
的餘煙灰燼就讓它成為歷史的軌跡,安息吧。要重現歷史片段可以有更高明的手法跟切入點,
何必非要你圍攻我、我暗殺你,減少人口負擔也不是這樣幹法吧?
要是現代社會這麼好解決,真的能以暴制暴不被警察抓走(純粹針對平民百姓而言,
那些瀆職濫權的高層官員或是心裡變態的卡伊達組織不在此列)那這種電影還說得過去。
這不是什麼如同片商所說,必看的歷史史詩大片。(記得這句話,可套用到許多電影
或書籍中。)
好比文學,並不是每個人都該去讀但丁荷馬歌德莎士比亞著作那才叫有文化水平,有些文學
書籍,即使你這輩子連封面都沒看過也沒有多大損失,即使看了,也不一定能有多大收穫。
現在的我們去看但丁的神曲,除了在它的文學價值下膜拜與研究,就故事可看性而言,呸,
那是個什麼東西,放在書店一角生灰還適得其所勒!
古典文學之所以是古典文學,並非因為它確立了特定的結構規則或符合某些定義(有時作者
壓根兒根本沒聽過的玩意)。它是古典,因為它在某些層面上保有了永垂不朽的鮮活度。
有鮮活度或可看性的作品值得選擇,剩下的旁枝末節也就捨棄算了!
都說紅樓夢是古典文學,並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欣賞,就算被壓著腦袋閱讀,也看不出它之
所以古典的所以然;莎士比亞的原著,艱澀的可以,大劇作家還愛發明些自己的用字淺詞
法,讓你看得無所適從。
我不是說他們是旁枝末節,而是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學形態口味遠比盲從
ㄧ些“專家”“名人”的推薦好。愛看書買書的人一定都有經驗,買了一本幾十個人聯袂
推薦講的天花亂墜的“好書”,回家看到昏睡好幾回,醒來後再戰再睡。
身為閱讀者,我們有權力決定喜歡或是不喜歡,閱讀或是不屑一顧。說到底,我們的大腦
是有限度的硬碟,以前我的數學老師特別喜歡虧我們的大腦是1.44M的磁片,好吧,磁片
也罷、DVD光碟也好,儲存量總是有個限度,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看那些蕪草渣滓?
選好書,我指的是好好的選本書,符合自己口味與需求的書,卡夫卡的著作在別人的眼裡
或許是好書,但是若不合你的需求,那它就只是你眼中的旁枝末節,拿起書“硬上”的結
肯定是兩敗俱傷,一火大撕爛書不打緊,傷了腦細胞事大哪!
選錯書就好像穿錯衣服,在名模身上明明是艷光四射眾人驚艷的閃亮亮時裝,套在自己
身上只比穿馬桶坐墊好那麼一點點,何苦而硬為之?
聽話,如果你正拿著一本你心目中的爛書、或是在正看著耗資千萬的爛片,趁早放下它,
去找本好書、換片好電影吧!
【yC說】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不爽,那表示我的觀點是你眼中的旁枝末節,不屑一顧也就罷了,
立刻關掉視窗離開就好,不需要留言批評。這是我的地盤,我沒冒犯您祖宗十八代,
愛說什麼是我的自由,言論自由是這個社會最棒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