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情書]
在回家的車上有一個年輕的德國男生坐在我旁邊靠窗的位置,我會注意到他,
實在是他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
他拿著一本學生常用的活頁紙,小心翼翼的在寫些什麼東西,側過身讓書寫
的內容面對窗戶的方向,所以旁邊的人看不到,但是別人越是遮遮掩掩,就
越發會引起我的好奇心。(人之常情對吧?) (哈)
可能因為我是亞洲人,所以他的戒心降低了一點,在我坐下後他又稍微坐正,
繼續寫他的曠世鉅作。
首先我要聲明,我沒有偷看他的信(好啦,我看了一點,所以知道那是信),
只是往他的方向一轉就順理成章的看到了一點內容,他大概認為我是遊客看
不懂德文,所以很放心的就把紙攤在腳上寫。
(可是等我拿出我的上課講義後,他又趕忙把寫到一半的信轉向窗口,呿,失算。)
"Ich habe Angst, Dich zu verlieren." (翻譯: 我擔心會失去你)
他用很認真的表情思考著,眉頭深鎖,緊捏著手中的鋼筆(他竟然用鋼筆寫這
麼醜的字! 幹麻不用原子筆...),我在心裡想: "啊!我認識這種表情。"
我一直覺得,西方人跟亞洲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對感情與處事的態度。隨
便跟身邊的德國朋友聊天,他一定有滿籮筐的情史可以告訴你,而且"手頭上"
還有好幾件"大案子"在進行中(腳踩著幾條快翻覆的船)。
談起離婚率,跟亞洲比起來,數字差不了多少,但是他們對感情的分類法比我
們細多了。不結婚也能共同有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小孩,在法律上他們就是
"生命伴侶" (Lebenspartner),結不結婚也就無所謂了,反正分開的時候即
使佔不到鉅額贍養費的便宜,法律也已經保障了雙方基本的權益。
因此,在我的想法中,他們或許愛自己的成分多一點,對個人的自由與空間的
熱愛遠勝過一切,感情的分分合合不過是人生中的小插曲。聽朋友說著自己的
經歷,她喜歡的男生跟自己的室友在一場派對後睡了一晚,室友還跟她坦承這
件事,男女之間的關係似乎就是這樣來來去去,純粹是隨性。
所以當我看到這個男生如此認真的在寫著情書時(好吧,我承認我看了一丁點),
讓我在心裡不自覺的發出驚嘆 : "原來你們也有人性!" (我錯了,對不起!)
原來不論膚色,在每個人的青春中,都可能有同樣的遐想、同樣的迷惘、同樣
的寸斷肝腸。
[Crumpler]
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個中年人,看上去接近五十歲了,但是穿著打扮很入時,還
背了一個紅色Crumpler側背包包,看他打開包包後,裡面還有鉛筆盒跟水壺,
不知道的人或許會以為那是中學生的書包。我覺得這樣的人都很讚,不管外表
是幾歲,心裡還是很年輕有活力。
[心靈工程]
看著這兩個人,油然升起一些奇怪的想法。我想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需要餵
養的小孩,只有特定的養分能讓他成長。這就好像是在玩RPG遊戲,總是有一
些祕寶或是新的戰鬥技巧等著你去發現,人生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出生命的
火花,經歷過後才能有所領會。
心裡的那個小孩,是由我們心中美好的想法與體驗所養成的,那些極端幼稚、
無知、或是對生命的錯誤體認無法提供他養分,唯有當你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
生命的美好並且發出會心的微笑時,心裡的小孩才會成長。他的成長不代表我
們忘卻了那些屬於我們的純真,人還是能讓自己保持赤子之心,心中的那個孩
子是我們人生修煉的成績單,或許當你上了天堂後,必須牽著這個孩子到上帝
的面前,讓祂看到你此生在"體驗生命"這欄的成績。
[yC 說]
我想冬天是真的到尾聲了,今天出門看到雪融後一滴滴的從屋頂滑落,
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