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的隨寫,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書寫方式,有感而發時便隨意在紙上點綴上
一兩句,塗塗抹抹的,在別人的文章上加文章,總還感覺是“別有一番洞天”。
過去的讀後感,常常只是我自訂的作業形式,在每週交出的週記中洋洋灑灑
寫下當周讀書後的心得感想,有時其實是靠莫名其妙華麗的詞藻撐起格局,
事後回想起來還是十分汗顏。言之無物、空洞,是我當初最“喜歡”犯的錯。
不過知為何,我的讀後感週記對老師倒是很受用,甚至還將我的週記送上校刊,
史料而未及。
書寫是很自由的形式,我一直不喜歡拘泥在某些特定的寫作方法中。甚至讀書
也是三心兩意。
過去我喜歡一個禮拜上兩次圖書館,搜書!
礙於規定,每回只能借四本讀物,我只好威迫利誘妹妹出借她的借書證,這一來
可以借八本書,感覺也較遊刃有餘。
我看的書籍,若依照過去舊派國文老師的說法,叫做閒書。舉凡驚聳小說、懸疑
推理、言情、武俠、科幻乃至旅遊隨筆和手工藝書籍我都照單全收;另一方面,
古典文學、名家著作、詩詞歌賦、西洋名著、小說戲曲也盡收為所用。
總之,上至道德論語、孫子兵法,下至聊齋誌異、紅樓三國通通囊括。
我習慣跳躍式閱讀書籍,一下子借了七八本想看的書,當然是每本都得拿起來
琢磨研究一番,心猿意馬,是以過去我的床邊總是扔了一堆書,大部分是書頁
朝下、封面封底雙雙朝上,本本都在閱讀進度中。
這本看厭了,先暫且擱下,從地上再撈上一本上回看到一半的,不停讓自己上演
這種角色跳進跳出的戲碼,是我個人偏愛的娛樂活動。
在廁所中看書,那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就現實上與精神上而言皆是)。
我是個在洗澡前會坐在馬桶上看書的人,所以個人對“如廁時選用書籍”有嚴格
卻又簡單的標準,即是:恐怖懸疑驚聳者不用。
廁所是個私密的角落,換句話說,就是只有自己存在的空間,試想,此時書中
來個七夜怪談般令人毛骨悚然的情節,待會澡還洗是不洗?
我非常討厭別人將我的書隨意翻閱凹折,自己看書時我會選用平面的書簽,避免
書頁被壓皺變形,但是對於圖書館的書又有另一套標準。
圖書館借來的書,往往是已經凹折過的,偶爾還可在散頁間發現食物殘骸、油漬,
最恐怖的是不知名的咖啡色物體,那真是說不出的噁心。所以凡是遇到上述情況,
一目十行是必要的,快速翻閱過重點便大力翻頁,免得待會腦中會有視覺暫留。
這也是我不喜歡看公用雜誌甚至根本不看雜誌的原因,因為對待這種期刊,大家
翻閱的態度更為隨便,配著早餐午餐下午茶一起閱讀,上面精彩的油漬汙垢就夠
說明真相,在此不須贅言。
總而言之,在讀書隨筆這個欄目下,我只是想塗塗抹抹些自己讀書後的觀點,自認
不到評論的功力,隨意的書寫,在閱讀後留下幾撇思考的痕跡。
- Apr 16 Sun 2006 19:36
我讀,我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